盛煌注册
盛煌注册
你的位置:盛煌注册 > 关于盛煌 > 他是四野王牌军长,55年授衔明显偏低,罗荣桓亲自向他道歉

他是四野王牌军长,55年授衔明显偏低,罗荣桓亲自向他道歉

发布日期:2024-08-26 06:40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他是四野王牌军长,55年授衔明显偏低,罗荣桓亲自向他道歉

1955年我军第一次大授衔时,一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,分别授予土地革命时期师以上、支队以上,解放战争时期军以上的干部。在1052名开国将帅中,同时获得这3枚一级勋章的共有142人,少将中只有14人,新四军王牌军长谭友林就是其中之一。

那么,这位身经百战、出生入死的一代战将,究竟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?

自古英雄出少年

谭友林,湖北江陵人,9岁丧父,14岁加入中国工农红军。土地革命时期,红2军团为了培养干部,创办了洪湖苏区军政学校,谭友林由地方党团推荐入校。

他当时只有14岁,招生年龄要求满18岁,谭友林谎报年龄,被查了出来,他只好实话实说:父亲死的早,只剩下母亲一人,家乡是敌占区,没法回去,这才被学校收下。

军政学校的领导都是从苏联回来的,教员大多来自黄埔军校,要求十分严格,谭友林虽然年纪小,个子不高,但军事训练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。

毕业后,他被分配到新9师部队,进步神速,在红2军团从宣传员做起,一直干到师政委。

生死关头,遇难成祥

每遇危险时刻,生死关头,谭友林总能遇难成祥,化险为夷,局外人都觉得不可思议:

他20岁那年,长征途中,红军在西北将台堡汇军前夕,数百名敌人冷不丁将他和两个警卫员逼上数丈高的悬崖,谭友林带领警卫员纵身跳崖,仅受轻伤;

1935年7月,长征过草地,谭友林伤寒高烧,昏昏沉沉,被战友们用书包带绑在马背上,硬是驮出了凶险之地;

同年,他的右臂被敌人打中,长征到达陕北后,在贺老总的亲自安排下,谭友林乔装成青年学生,于1937年5月到达西安广仁医院,开了5刀,取出了留在他臂中长达两年的子弹,手臂上留下20厘米长的刀疤;

“上穷碧落,下及黄泉”

北——1945年夏季北上东北,率兵在哈尔滨东北剿匪,在肃清了土匪窝子的悍匪之后,率部参加辽沈战役、平津战役。1951年底自朝鲜归来,再次深入长白山腹地,指挥击落美国间谍飞机,活捉间谍特务。

五年来奔走风雪城,东北苍茫酷寒的林海雪原,留下了谭友林深深地足迹。

南——1949年初,平津战役刚刚结束,谭友杯即率部南下,一年之内长驱万里,年底参加广西战役,进入镇南关。从雪飘万里的北方,一下子跨到了碧涌翠叠的最南端、最前哨。并向越南战友赠送了弹药武器。

东——1950年秋天,谭友林踏上朝鲜的土地,参加一至四次战役,对美军作战;1951年越过“三八线”,直驱汉城,在李承晚的公馆里逗留三日。

西——1960年9月,谭友林担任特种工程兵部队司令员,带着数万部队进入巴丹吉林沙漠,主持“两弹一星”工程的修建。1965年,他返回北京,为结束中国没有地下铁路的历史,领导修筑“地下铁路”。1975年,他西进新疆,主持南疆铁路和天山公路的修建,率大兵凿通天山。

从上述的方位性的简历可以看出,东、南、西、北中,上穷碧落(长白山打空降特务),下及黄泉(地下铁道),谭友林的一双脚板统统走遍了。

这不是明代那位旅行家徐霞客的“走”法,而是革命军人强悍、沉重的种走法:

遇山开路,在“火云遍天凝未开,飞鸟千里不敢来”的险峻的冰大坂上,开辟亘古未有之路;

遇水架桥,在鸭池河、金沙江上绷绳索,架设抢渡千军万马的浮桥;

遇敌则击之——眼前有顽敌挡道,谭友林与战友们是坚决地打垮他、击溃他……红军之北上长征,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,都超过神话传说里的唐僧西天取经。

谭友林在漫漫征途中所经历的磨难,刀闪血溅,水深火热,何止是九九八十一难呢?

不计荣辱重事业

55年,时任东北军区公安司令员的谭友林,被授予少将军衔。过后不久,总政治部主任罗-荣桓找他谈话,“友林同志,你的军衔授低了。凭资历、职务,与你同期的战友授的都是中将军衔。我向你承认错误,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细致。”

谭友林说,“跟这些战友比啥?和我同期参加革命的许多战友,为革命早就牺牲了。我现在有了家,儿女满堂,当了将军,还有什么不满足的?”

谭友林是共和国14位荣获3个一级勋章的少将之一,2006年在北京病逝,享年91岁,戎马生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
发布于:天津市